2021年11月国内硅片产量19.53GW,环比增长10.21%。
据了解,国鑫、英源两座光伏电站投运后,累计并网容量可达到200兆瓦,每年可供应绿色电力2.5亿度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据介绍,此次接入的灵寿国鑫、英源光伏并网项目,位于灵寿县东北部谭庄乡、燕川乡,占地7000亩,装机容量200兆瓦。
2021年,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积极服务光伏并网项目,科学制定投产计划,推进新能源场站应并尽并。灵寿县也将成为石家庄北部光伏最大的产能基地,与南部赞皇县共同形成了石家庄光伏南北互供的能源格局。项目时间紧、任务重,电网承担风险压力巨大,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主动对接,精心策划,协调裕欧新盟、灵寿润国等项目,科学合理分配电网资源,综合考虑电网运行安全和投资经济性,从项目选址、输电线路走径选择等为企业提供最优的接入方案,组织人员力量召开光伏接入工程协调会,畅通工程建设绿色通道,简化报装流程。最终工程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天时间顺利并网12月份共计8座光伏站按期并网,占石家庄全网集中式光伏电站容量的37.5%,助力双碳战略尽早落地见效。
截至灵寿国鑫、英源新能源项目投运前,石家庄地区已有43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并网,装机容量134.81万千瓦。同时,在变电站施工期间,提前谋划各项工作节点,建立周计划日管控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4月29日,经世界公认权威测试机构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隆基单晶双面N型TOPCon电池转换效率达25.09%。
国庆前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表示,基于协鑫集团实例编写的《协鑫集团:打造财务数字化新模式》教学案例,被该中心正式入库,并将用于各大商学院课堂教学。中环股份◆2月1日,中环股份分别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就共同投资建设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能工厂及相关配套产业项目达成合作。共同开展大尺寸光伏硅片和光伏组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降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联合研发光伏电站智能控制系统,为光伏电站远程控制和智能运维提供技术支撑,降低光伏电站运维成本。◆8月2日,通威股份市值再度跨过2000亿元大关。
◆11 月3日,通威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与京运通、晶科能源签署了《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6月1日,《天合光能210至尊组件产品白皮书2.0》重磅发布。
◆11月17日, 晶澳朝阳综合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投资框架协议签约,将在辽宁省朝阳市投资约100亿元,分期分批建设5GW光伏组件和配套装备制造项目,以及2GW风光电站大基地项目。◆10月,经德国ISFH测试,隆基HJT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6.30%。Maxeon也同步发布了最新Maxeon Air无边框组件。这一年,光伏企业担当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重要角色,光伏圈更是上演了一场内卷大战。
◆6月28日,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Vertex至尊高效P型单晶硅组件,基于66片210mm210mm高效PERC电池,经权威第三方TV莱茵和TV北德同步测试认证,组件窗口效率均达到23.03%,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P型单晶硅PERC电池组件窗口效率新的世界纪录。将在整县推进项目中密切合作,为三潭科技在山东、浙江、安徽、海南等地的整县推进项目供货500MW高效光伏组件。◆5月14日,天合安捷系列获得欧洲领先的可再生能源独立认证机构(CERE)签署颁发的IEC 62817认证。协鑫◆2月2日,保利协鑫与隆基股份、中环半导体签署采购协议,共涉及44.14万吨多晶硅产品。
◆5月份,晶澳发布182组件产品白皮书。◆10月18日,2021年通威集团高铁冠名列车首发仪式在上海虹桥高铁站成功举行。
◆12月10日,天合光能正式发布至尊600W+分布式解决方案。◆7月份,通威太阳能利用PERC量产设备,通过电池制程工艺创新,M6大尺寸全面积(Area=274.50cm)电池转化效率可达23.47%,并经ISO/IEC 17025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创造了M6大尺寸全面积产业化PERC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
◆7月16日,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1GW异质结电池项目第一片电池片下线,标志着通威太阳能在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布局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乐山二期高纯晶硅项目拟投资约40亿元,拟使用募资金额26亿元,用于新建5万吨光伏多晶硅和1千吨电子级多晶硅;包头二期高纯晶硅项目拟投资约41亿元,拟使用募资金额30亿元,用于新建5万吨多晶硅;15GW单晶拉棒项目拟投资44亿元,拟使用募资金额29亿元;其余资金3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5月8日,中环启动6GW G12高效叠瓦太阳能组件项目与2GW G12高效叠瓦电池片项目。◆2月28日,内蒙中环光伏二期G12高效太阳能电池用超薄硅单晶金刚线智能化切片25GW项目完成首批工艺设备入厂。这一年,光伏发电不再是备选,在国家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光伏已经成为主力能源。◆10月,隆基股份与创新使命中方秘书处签署有关MI2.0绿色电力未来使命的合作协议,成为我国首批以核心成员身份加入MI2.0绿色电力未来使命的正式成员,也是光伏行业首个加入该组织的企业。
◆2月3日,保利协鑫全球直播颗粒硅(FBR)万吨级产能投产仪式。◆7月19日,天合跟踪正式发布《天合跟踪基于超高功率组件应用的风工程研究》白皮书。
配合下游客户逐步推动170m、165m和160m厚度单晶硅片的应用,共同应对供应链端的变化,继续推动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隆基新能源产品管理总监杨真乐先生以隆基隆顶在建筑构筑物实现的案例实证,以六高充分解读了什么才是好的BIPV产品。
除了工商业建筑,还可以应用到建筑幕墙、交通、住宅等多个领域,也带来了更好的建筑美观度,是发展绿色建筑、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落实减碳行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光伏技术的产品能够成为建筑要素来存在,成为墙面、屋顶、立面幕墙,使建筑从能源的消费端转化为能源的生产者,光伏从此将深度地进入到建筑的形态生成过程。
在21日举行的第八届全国近零能耗建筑大会BIPV分论坛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太阳能建筑研究所所长鞠晓磊分享了这样一个数据。将于2022年4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强制性规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其中碳排放强度有了明确强制标准,平均降低7kgCO2(m2a)以上,按照原有建筑节能技术和思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建筑技术集团高级工程师王志东在分享中指出,光电建筑虽然初始投资成本看似较高,但成本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延续,初始成本依赖发电收入会呈现持续走低的态势,甚至在全寿命周期内出现零甚至为负,也就是成本归零并实现盈收,而普通建筑只能靠折旧回收成本,因此光电建筑成本最低。除了经济性,与会专家也认为,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方案本身也节约土地,原地发电原地使用,即时发电量与用电高峰曲线一致,而且污染少无噪声。
建筑与光伏深度融合的BIPV,在成本上必然受益于光伏发电技术的成熟的和其经济性。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职建民介绍,把光伏产品融合为建筑构件,进入建筑行业应用,需要大量跨行业的规范标准,符合建筑师应用需求,这方面需要各界努力进一步推动出台和规范。
从80年代开始至今,建筑的节能标准层层升级,传统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已经陷入瓶颈,没有更多的潜力可以挖掘。四高抗力,隆基隆顶可直接踩踏,正面载荷可达到5400Pa。
双碳目标路线图的层层落地,则让发展建筑光伏一体化有了更高的政策要求。一高安全性,隆基所有构建打造A级防火,通过8624防火测试。
跨行业复合通用型标准亟待完善横跨建筑和光伏两个领域,BIPV在标准方面也存在缺失。使用时间维度越长,光电建筑的成本优势就越突出。作为致力于BIPV领域的企业代表,隆基新能源董事长唐旭辉认为, 一款好的BIPV产品要从建筑视角出发,充分考虑到了防火、保温、抗风揭等建材属性,实现了让光伏跟建筑结合的一体化集成,是对传统分布式光伏的升级。那么,双碳背景下的BIPV为何如此重要?光伏与建筑融合的难点有哪些,怎样更好地普及?在21日举行的这场BIPV线上盛会上,诸多行业顶尖专家为我们带来了答案。
科学和艺术从山脚下分手,那么在山顶会合。在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首席建筑师任军看来,BIPV技术更是能充分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双碳目标让BIPV迎来历史性机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演讲中表示,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占整个排放量的75%,而这其中又以建筑排放为主,关键原因是我国建筑85%以上都是钢筋水泥。在我国3060双碳目标下,建筑领域减碳已成为必然,大力发展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将是发展绿色建筑、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落实减碳行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高抗风性,已达到高于-10000Pa高抗风揭的能力,这个能力可以适用在几乎所有17级台风的所有区域。根据其测算,在BIPV全生命周期中, 8到10年左右的时间,光电建筑的成本已经与普通建筑持平。